icon of instagram
icon of instagram
icon of instagram
日期:2009.06.08 - 2009.08.03
時間: 00:00 - 00:00
講師:南方朔
古絲路的經典
文學文學-西方文學歷史
forum images
PODCAST圖

➢ 敏隆講堂PODCAST 歡迎收聽


古絲路,乃是由洛陽到地中海,全長約五千哩的通道。它跨越了中國、中亞、波斯、阿拉伯等地區。在被人們長期淡忘後,近年來隨著全球資源及地緣政治的變化,以及「歐亞陸橋」觀念的興起,一股新的「絲路熱」已告出現,有關的著作也開始日益繁盛。

絲路是古代多重文明交鋒融和的地帶,它的故事說不完。而在中國這方面,計有四大探險旅行家的經典:一是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元李志常所撰《長春真人西遊記》;另外則有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遊記》;瑞典地理探險家斯文‧赫定的《我的探險生涯》遊記、回憶錄。這四部經典不能概括古絲路的全部,但都是絲路歷史裡的重要篇章。這些經典也都見證了今天所謂的「全球化」,早在千年之前就已藉著士兵、僧侶、商旅而展開了。

由於這四大經典皆有極大的延伸討論空間,可做漫長的敘述與討論。這次授課將只提綱挈領做扼要的敘述,原則上每部著作各兩次四小時。依序為: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元李志常《長春真人西遊記》、《馬可波羅遊記》、斯文‧赫定《我的探險生涯》。

此外,在講授中亦將述及古代文明交會及探險家的角色,以及相關的歷史、文化、商業等課題。(南方朔)

課程內容與使用書籍

(▶)第一講:古絲路總論

(▶)第二講:大唐西域記(上)

(▶)第三講:大唐西域記(下)

(▶)第四講:長春真人西遊記

(▶)第五講:馬可波羅遊記(上)

(▶)第六講:馬可波羅遊記(下)

(▶)第七講:我的生涯探險(上)

(▶)第八講:我的生涯探險(下)


基本書目

(1)《大唐西域記》,台灣古籍及五南文化,2006。

(2)《長春真人西遊記》,三民書局,2008。

(3)《馬可波羅遊記》,商周出版,2005。

(4)斯文、赫定《我的探險生涯》,馬可孛羅出版,2000。


延伸書目

(1) 錢文忠,《玄奘西遊記》,百家講壇系列,上海書店,2007

(2) 約翰‧曼,《發現成吉思汗》,麥田,2008

(3) 劉雲,《阿富汗史》,三民書局,2004

(4) Nayan Chandra , "Bound Together:How Traders, Preachers, Adventurers and Warriors Shaped Globalization", Yale U. Press, 2007

(5) Laurence Bergreen, "Marco Polo;from Venice to Xanadu", Vintage Press, 2007

(6) Frances Wood, "The Silk Road", The Folio Society, 2002



旅行是一種消失。

孤獨的旅人走過地理上的窄徑,
踽踽的步伐漸趨漫漶。
但旅行之書則不然,
愈是孤單的旅程,
他在空間實驗所說故事,
將大過生命本身。(Paul Theroth)



南方朔

本名王杏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為《新新聞》週刊共同創辦人。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和政論,透過驚人的知識吸收及自我養成,為台灣重要的「民間學者」。

知往鑑來的閱讀大師,為書籍所寫的導論和評論已超過百篇。總是能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東西,為我們辨識諸多混淆不清的觀念,釐析歷史的脈絡,開拓思考的可能,被稱為「幫台灣人讀書」。


⏹︎ 2003 小說‧時代‧人

⏹︎ 2004 南方朔談小說

⏹︎ 2005 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

⏹︎ 2006 西方正典之外

⏹︎ 2007 英美詩停、讀、聽

⏹︎ 2008 平凡人的功勳:傳記和日記

⏹︎ 2009 古絲路的經典

⏹︎ 2010 廿一世紀的七宗致命之罪-當代思想界的問題觀察與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