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洪建全基金會主辦的 新頭腦共學計畫【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2025 以年度主題「藝術與認同 Art & Identity」規劃藝術教育工作坊,招募國小 2 - 6 年級的孩子,以故事引導、創意互動等方式回應當代議題,更實際走進展覽現場,創造具開放性的藝術體驗。
══ 第一期|(非)還原現場 ══
聊起一件往事時,你傾盡全力敘述、加上生動的肢體演繹,期待還原現場,讓對方身歷其境、感同身受。然而,現場可以還原嗎?或者,我們只能說「我還原了 90% 的現場」、「還原率約莫七成」──那麼,消失的、未被還原的比例,去哪兒了呢?還是,每一次重建事件,成果並非現場的還原,而是把大家投送到不盡相同的情境裡面?
身為小孩,也許更容易理解這是怎麼回事:拼拼圖、組樂高,扮家家酒、團康活動……許多遊戲從「模型」開始,引導孩子模仿形象、模擬生活。於是,行動慢慢長出價值的牽繫,心理漸漸有了歸屬的方向。
2025 Young Art 以「藝術與認同」為年度主題,這次結合「托馬斯.德曼:歷史的結舌」與「災變論——許哲瑜個展」兩場展覽,從兩位藝術家的「模型」,思考歷史為什麼會結結巴巴、斷斷續續;身體做為模擬器,構築一個又一個現場,而這些個人片段會引導我們抵達哪兒呢?
最後,我們一起將劉宇昆的〈摺紙動物園〉「模型化」,藉此收束歷史、記憶、災難、身體與精神。你會發現未被還原出來的比例已被填補──那正是屬於你自己的現場,也是認同的交會處!
✧ 國小 2 - 4 年級組
展覽課|2025/04/27(日)14:00 - 17:00 @臺北市立美術館
討論課|2025/05/11(日)14:30 - 17:30 @洪建全基金會
✧ 國小 4 - 6 年級組
展覽課|2025/05/04(日)14:00 - 17:00 @臺北市立美術館
討論課|2025/05/18(日)14:00 - 17:00 @洪建全基金會
➢ 展覽|托馬斯.德曼:歷史的結舌 @臺北市立美術館
災變論——許哲瑜個展 @洪建全基金會
👉「討論課」以故事性引導對主題進行發想,引入文學、哲學和藝術內容,將抽象思考落實在遊戲中,學習整理、塑形自己的想法,進行個人或團體創作。
👉 「展覽課」以呼應主題的展覽為軸線,認識藝術家的創作理念並親近作品,在生活經驗中找出可呼應之處。
* 活動為免費報名。為達活動品質,僅提供每組限定 15 位名額,將參考報名表中問答之有效性、參與者多元性擇取。
* 為達課程完整性,【討論課】與【展覽課】2 堂需全程出席。
-
✧ Young Art 親子場「Stereoblind 立體失明」
2025/5/10(六)13:45 - 15:45 @臺北市立美術館
* 本場次需另外報名,請見 親子場報名連結
﹊﹊﹊﹊﹊﹊﹊﹊
▍ 新頭腦共學計畫
藝術可能創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嗎?年輕世代的共同學習和對話,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創見?
本計畫以年輕世代為對象,策劃以當代議題為核心的藝術共學計畫,邀請專業教育工作者帶領討論,在系列活動中,鼓勵參與者們不僅是一名藝術的觀眾,更是一段共同體驗中對話、思考的主體。
➢ 歷屆 Young Art 課程影片
2024 年度主題「藝術與衝突」(Art & Conflict)
2023 年度主題「藝術與技術」(Art & Technology)
講師.策畫.主視覺繪圖|許亞歷
兒童文學藝術教育工作者、創作者。教學上擅長以遊戲互動,尋索發想、激發創意,並藉由活潑敘事和討論,引導孩子們對議題有具體認識與省思。著有散文/圖文集《這個、世界、怪怪的》、兒少文學《到怪獸國遊歷:文字欲大解放,喚醒創作力》、《怪獸國有煩惱》、《讀經典,玩遊戲:練就文學素養力》、《總鋪師與他的水腳仔》。「品文藝──遊戲中的文學與藝術」負責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