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不僅是經過世代淬練後的精華,也是每一時代最深刻的寫照。
古典日本文學被譽為「日本藝術與文學的黃金時期」,匯聚描摹出今日日本人思想情感、性格、喜怒哀樂的雛形,以及生活習慣、興趣嗜好的起源。日本古典小說雙璧《源氏物語》和《平家物語》,一柔一剛,一象徵「菊花」,一象徵「劍」。
2013 年,敏隆講堂極為榮幸邀請到林文月教授、鄭清茂教授,兩位文壇前輩投注畢生心力於創作、教學與學術研究,同時致力於文學翻譯,在日本文學研究領域皆成就卓越。他們將與大家一起欣賞和分析日本古典文學的經典著作,也傳達多年來的心得體會與快樂。
第 1 場 林文月 翻譯《源氏物語》的回顧
第 2 場 林文月 談《源氏物語》
第 3 場 鄭清茂 無常與眼淚:《平家物語》的世界
第 4 場 鄭清茂 《奧之細道》:芭蕉的俳諧行腳
林文月 教授 (1933-2023)
紫式部著的《源氏物語》,全書五十四帖,為文字在百萬言以上的鉅著。約產生於十一世紀初,故日本人自詡為世界最古老的長篇寫實小說。不論就日本文學或世界文學而言,皆具崇高地位。
林文月認為,好的譯者首先得是好的讀者,應當完全理解作者的原意,能讀懂原作的表情和聲音,就像演奏家首先要理解作曲家的心情一樣,然後再用本國語言盡量不作改動地翻譯出來。
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類),連獲國家文藝獎散文獎及翻譯獎兩種獎項。
譯註日本古典鉅著《源氏物語》、《枕草子》等六種。以《交談》散文及獲頒國家文藝獎。翻譯類曾獲得國家文藝獎成就獎,1987 年獲為香港翻譯學會榮譽會員。
林文月教授是國內最早從事中日比較文學研究的開拓者。從事唐文化與白居易對平安朝文學影響的研究,促成她翻譯日本古典文學經典的契機。 1972 年於《中外文學》翻譯日本名著《源氏物語》,費時五年譯竟,後經逐次修改,終成目前華語翻譯《源氏物語》的通行版本。
鄭清茂 教授
《平家物語》是鎌倉前期出現的軍記物語,敘論平安末期,以平清盛為中心的平家一門的興亡史,既含陽剛的征戰內容,且帶佛教的無常基調。
在日本只要稱「芭蕉」,一般所指為江戶時代喜好旅行,留下許多遊記作品的俳諧大師,因而有「生於旅、死於旅的芭蕉」、「旅行詩人芭蕉」及「漂泊的詩人芭蕉」等等說法。至今,人人提到「芭蕉」,似乎都與「旅行」不可切離。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加州大學、麻州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校。2003 年退休。現為東華大學榮譽教授。在教學研究之餘,亦譯介日本漢學著作。已漢譯出版者,包括松尾芭蕉著《奧之細道》、昔吉川幸次郎著《元雜劇研究》、《宋詩概說》、《元明詩概說》等。
林文月教授說鄭清茂的筆致傾向枯淡清遠。他也是所認識同儕中書寫古雅「候文」,能與前一輩日本人「平起平坐」唯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