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一切的根本,走進傳統建築,你我著迷於老屋氛圍,其所富含的歷史、人文及各式傳統技藝的多元結合,如此美好;我們該從哪裡開始走進其中?
為廟宇、民宅等建築賦予美觀裝飾、提供保護木構件功能、創造藝術價值的「彩繪」,正是見證藝術價值與地域性文化的最佳關鍵。
「彩」泛指木構上的漆工,「繪」為藝術面出發的創作。彩繪匠師一筆一道,配合屋主背景、地方特色,畫出豐富多樣,每家戶都不同的特色。不同彩繪流派呈現不同繪畫特色、題材、藝術價值,如何欣賞、走進彩繪世界?
本系列講座由台灣彩繪研究者李奕興主講,六講課程外加一場額外實地走訪,有規劃的將台灣彩繪系統化介紹。今日,關於台灣傳統彩繪的技法與修復方式眾說紛紜,李奕興先從學術剖析台灣傳統彩繪史,介紹工具與材料,更談知名藝師的創作生涯,是難得一見以台灣傳統彩繪為題的系列講座,期望引領對彩繪有興趣的朋友,認識台灣傳統彩繪價值,日後參與彩繪技藝實務傳習,更能成為彩繪文化的推動者與實踐者。
主辦│ 洪建全基金會
總策畫│簡靜惠
主講│ 李奕興
計畫執行|葉益青
6講 [ 實體課 ] +1場 [ 戶外參訪 ]
實體課 2023/9/19 ~ 10/31 週二 19:30 - 21:30
地點:敏隆講堂(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戶外參訪 2023/12/9 週六
講座內容
第一講 9/19 傳統建築的傳統彩繪命題與台灣傳統彩繪史
漢人來台經荷、鄭、清三朝,至清道光年間開啓建築彩繪工藝本土發展的歴史扉頁;台灣傳統建築彩繪在這160幾年來的表現,可說是活力十足且地域特色愈加鮮明,甚至𧗠生多元風貌,足堪承起台灣在地民間藝術之典範大幟。
第二講 9/26 傳統彩繪敷彩與裝修式樣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工藝表現形制溯源屬於漢文化千年之傳統,保留和璽、旋子、蘇式彩畫文化精神及遺韻,又自有南北地域風格的融溶新創的全新風貌,歷代匠人的表現別見創意,是閩台傳統藝術設計的新典範!
第三講 10/3 台灣傳統彩繪的工料與工具
台灣傳統彩繪是否應持續使用傳統的顏料?或能隨時代調整?在探討各種可能性之前,必得從深入了解傳統工料與工具開始,這是傳統彩繪技藝品質保證的要件,匠人如何掌握桐油、礦物色粉、豬血、灰料、髪刷等物資材之操使,成為傳統彩繪生命之永續的關鍵要素。
第四講 10/17 談地仗工法與書畫裝飾
地仗是種傳統土木工程技法,在木結構上覆蓋一種襯底,可以防腐防潮,而為增添美觀,在襯底上再進行油飾彩繪;傳統彩繪的傳統書畫雅俗之內涵厚薄,是技藝傳統文化藝術意涵的核心命題;傳統彩繪呈現出的藝作價值與意義,就是這門民族技藝千百年不衰的靈魅!
第五講 10/24 創造精彩傳統彩繪--台灣知名匠師
台灣歷來有不少從事傳統彩繪的匠師,他們如何走進彩繪這一行?如何涵養出匠師的藝術素養?這堂課,將分享諸多匠師的生命故事與彩繪成就。
第六講 10/31 台灣傳統彩繪名作佳品賞析
走遍全台,記錄了許多精彩的彩繪作品,本堂課將介紹台灣各地的知名作品、同時探討該如何修復,到底現在面臨的是彩繪修復,還是破壞?
戶外參訪(民宅、寺廟)實地了解彩繪操作
日期 12/9 週六
✏️ 活動報導
參加方式
免費參加。為達傳習彩繪文化之目的,歡迎日後能成為彩繪文化的推動者與實踐者優先報名。
李奕興
長期關注傳統彩繪的李奕興,可謂左手寫專論、右手畫彩繪。
出生於鹿港的他,浸漬在老鎮的傳統中,早在高三起就時常在鹿港龍山寺摹寫木雕、石雕上的圖案和神像造形,爾後於《中國時報》文化版任職期間,探訪彩繪匠師與作品,逐一記錄,後將調查成果集結成冊,出版過《彩繪先賢郭新林藝師生命史》、《鹿港元昌行木雕彩繪藝術》、《門上好神:臺灣早期門神彩繪1821~1970》、《台灣傳統彩繪》、《台灣民俗彩繪》等書。
此外,李奕興曾主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新建戲台彩繪工程與鹿港玉渠宮之彩繪,彩繪的實際創作與研究成果都十分完整。
攝影 │ 汪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