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X 洪建全基金會
2025 問問題計畫「FIX or FLUX?」
——李奧森「Stereoblind」
演出日期|2025 年 5 月 10 日 14:30、19:00
入場方式|自由入場,無設觀眾席
演出時長|約 40 分鐘
地 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廳、一至二樓樓梯、二樓旁平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FIX or FLUX?
我們以為穩固的認知與關係,其實常常建構在不穩定的假設之上,而當這些假設開始鬆動、熟悉的秩序被打亂、原有的定位也變得模糊,個體又該如何在流動的情境中重新尋找自身的位置?
「Stereobli...
more
「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洪建全基金會 X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共同主辦「Taipei Node 節點台北」
展 期|2025.05.09-05.11(貴賓預展 05.08)
地 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長期獲得洪建全基金會支持的藝術家李亦凡,將於 2026 年代表臺灣館參展第 61 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為此,洪建全基金會策畫「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透過其 2020—2023 年的精選影像作品,回顧他如何發展出獨特的創作語言與敘事...
more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洪建全基金會欣然宣佈,今年 4 至 5 月將於臺北密集推出三檔重量級當代藝術計畫,集結影像裝置、動畫錄像與現場演出,匯聚國際與在地資源,在短短 60 天內為城市注入前所未見的創作能量與全球焦點。
首先獲得洪建全基金會與 Rijksakademie 合作之「國...
more
HONG × RIJKSAKADEMIE 國際駐學計畫|「災變論」許哲瑜個展
展期|2025. 04. 18 - 06. 14
開幕|2025. 04. 19 14:00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
本展為 HONG × RIJKSAKADEMIE 國際駐學計畫成果發表。
許哲瑜的創作時以家庭記憶、社會事件與歷史下的生命個體為作品元素,如曾接受手術分離的連體嬰、過世的祖母家屋、「白米炸彈客」的個人回憶與陰謀事件「江南案」犯罪現場重建等,這些在時間中逐漸...
more
致穎作品《鏈結》、《電纜》於德國柏林HKW展出
展期|2025.03.08 – 06.16
地點|柏林世界文化宮(HKW)
洪建全基金會第七屆銅鐘藝術賞得主致穎,現正於HKW(德國柏林世界文化宮)展出作品《鏈結》與《電纜》。本次展覽「MUSAFIRI: OF TRAVELLERS AND GUESTS」由策展人康喆明 (Cosmin Costinaş)策畫,以阿拉伯語「musafi...
more
支持許家維作品《矽晶小夜曲》於森美術館展出
展期 ❘ 2025.02.13 - 2025.6.08
地點 ❘ 森美術館
森美術館的展覽「MACHINE LOVE」,試圖透過「機器」與藝術家們共同創作的作品,以及大型沉浸裝置的空間體驗,構築了一個思考人類與科技關係的平台,激發關於愛、共鳴、興奮、恐懼與不安等複雜情感。在現實與虛擬空間交錯的場域中,邀請觀眾一同想像,在不確定的未來中...
more
雨棚計畫 ❘ 李秀芬 Shiou-fen Li
「Gen 90:我們如何成為廢物」
展期 ❘ 2025. 2. 12 - 2025. 3. 22
地點 ❘ 洪建全基金會(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11:00-18:00(每週日及國定假期休館)
3/8 (六) 14:30-16:00 為大眾身體工作坊,採報名制入場。
社會學家 Zygmunt Bauman 指出,現代所有誕生的設計與商品,其目的只為了消費,而這個消費的意涵,更多成分是浪費,以致一個廢棄社會的誕生。
商品如是,人類社會如是,當人類設計出一個生活秩序時,就會有人被視為廢棄物——乍看若社會上許多 1990 年代出...
more
支持劉玗作品《假使敘述是一場洪水》於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展出
展期 ❘ 2025.01.31-2025.2.16
地點 ❘ 東京都寫真美術館 B1F 展示室
藝術家劉玗作品《假使敘事是一場洪水》於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惠比壽映像祭2025」展出。展覽於上個月閉幕。此次的惠比壽映像祭適逢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成立 30 週年,以「Docs: Images and Records」為展覽主題,從「文件」(document)到「紀...
more
臺灣藝術文化蓬勃發展的幕後推手:
洪建全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談對於文化發展的支持
日文版原文刊載於美術手帖
採訪記者:栖来ひかり
> *隨著臺灣的經濟發展,「洪建全基金會」一直以來,持續地為臺灣的文化和教育提供貢獻。2021 年,在基金會創立 50 週年之際,由洪家的第三代洪裕鈞與他的妻子張淑征接手了基金會的營運。張淑征曾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建築學,並於國際建築事務所累積了實務經驗,在臺灣...
more
打開塵封的黑膠寶庫
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藏 REPLAY 系列講座
2024/12/16、12/23 (一) 13:30 - 15:1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
2025/1/11、1/18 (六) 14:00 - 16:00 @洪建全基金會
1988 年隸屬於洪建全基金會的「洪建全視聽圖書館」結束,標示了台灣自二戰之後私人機構開設視聽圖書館的階段告一段落,也象徵了黑膠唱片時代的終結。洪建全視聽圖書館完成階段性的社會任務,逾萬筆黑膠唱片、卡帶則捐給國立藝術學院(後升格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典藏。...
more
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
藝術與衝突|第三期|現在──開始下潛!
2024/12/08 - 12/29 @台北當代藝術館、洪建全基金會
藝術可能創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嗎?
年輕世代的共同學習和對話,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創見?
新頭腦共學計畫【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2024 以年度主題「藝術與衝突 Art & Conflict」規劃藝術工作坊,邀請專業教育工作者策劃課程,招募國小...
more
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得主李亦凡
獲選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參展代表
今日(2024年11月25日)臺北市立美術館宣布,將代表台灣館之參展「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的藝術家,就是洪建全基金會於今年(2024 年 7 月)頒予第八屆「銅鐘藝術賞」的李亦凡。李亦凡將延續一貫的創作手法,並嘗試以數位創作者的身分,回應當下盛行的A...
more
雨棚計畫 ❘ 太認真 Working Hard
「咖啡奇諾 —— 珍貴的東西是多麼的缺席 Café de Chino – How Dear Things Are Absent」
展期 ❘ 2024. 10. 19 - 2024. 12. 21
咖啡時間 ❘ 展間每周四下午3-5點,自助咖啡,限量提供。
地點 ❘ 洪建全基金會(台北市羅斯福路 2 段 9 號 12 樓)/ 11:00-18:00(每週日及國定假期休館)
開幕暨座談 ❘ 10. 18 (五) 7PM
《咖啡奇諾 —— 珍貴的東西是多麼的缺席》以「身」的脈絡為切入點,探索「缺席的身體/身份」,呈現太認真對於在墨西哥逐漸消逝的中國咖啡館的觀察與想像。
自上世紀以來,由當地華人經營的咖啡館,在1950年代風靡一時,全天候為城裡的工人和學生提供價格實惠的餐點。作...
more
雨棚計畫 ❘ Steph Huang
「Property For Sale 吉屋出售」
展期 ❘ 2024. 9. 14 - 2024. 10. 5
地點 ❘ 洪建全基金會/ 11:00-18:00(每週日及國定假期休館)
開幕導覽 ❘ 9. 14 (六) 2PM
一杯咖啡的消費得以窩在店裡一個午後,一份租約或一紙地契能換取一輩子安身立命。身體占用了地球的面積是有代價的嗎,彷彿得替我們自身的存在添置一方天地。也許這份忐忑僅僅是另一個資本主義的副產品,仍在集氣中的自信心危機,或反應了日益膨脹的人口在狹地上的掙扎?
我們總...
more
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
藝術與衝突|第二期|回家的路上!
2024/12/08 - 12/ @台北當代藝術館、洪建全基金會
藝術可能創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嗎?
年輕世代的共同學習和對話,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創見?
由洪建全基金會主辦的 新頭腦共學計畫【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2024 以年度主題「藝術與衝突 Art & Conflict」規劃藝術工作坊,邀請專業教育工...
more
藝術家李亦凡獲第八屆「銅鐘藝術賞」 觸探AI工具和創作之間的未開之地
憑藉對影像創作的實驗精神與敘事張力的敏銳掌握,2024年度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由藝術家李亦凡獲得,並預計於2025年發表新作。
洪建全基金會將頒予獎金100萬元,肯定他以自製影像技術開創當代影像可能性的創作實踐。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表示:「李亦凡的...
more
洪建全基金會 X 台北當代
委託鄭先喻全新創作《我刷故我在》
展覽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
展覽時間|2024 年5月10日至12日
作為2024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文化夥伴」,洪建全基金會特別委託藝術家鄭先喻(2019年「銅鐘藝術賞」得主)將展間本身化為一個別有用心的誘餌:當潛在藏家們步入這個空間,即會啟動作品機制,展開交易的抉擇。在這個連結藝術家、畫廊、藏家的全球性藝術博覽會中,鄭先...
more
第七屆銅鐘藝術賞
「鬼魂與深藍海:致穎個展」
展覽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展覽時間|2024年3月30日-5月12日
洪建全基金會第七屆「銅鐘藝術賞」展覽於3月29日開幕,3月30日至5月12日對公眾開放。本屆得主致穎於2019年曾獲西班牙哈恩內夫肯基金會與米羅基金會頒發年度LOOP錄像藝術首獎,此次「鬼魂與深藍海:致穎個展」將由洪建全基金會主辦、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more
建築師張淑征 X 紙藝家洪新富跨界合作
《STORY FORMS》發表暨建築紙雕展
展覽地點:洪建全基金會
展覽時間:06.13 – 07.22, 2023
當建築師遇上紙藝師,經由一個想法的力量啟發,將11個建築作品,轉化摺疊入書頁間。
由十一事務所主持建築師、AIA國際建築設計獎首位華人女性建築師得主張淑征與台灣紙藝大師洪新富跨界合作的紙雕書《STORY FORMS》,首創將張淑征與十一事務所的建築作品以立...
more
50周年紀錄片
《造路者 ROAD MAKER》
洪建全基金會50年來對教育和文化的支持,既是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也等同於台灣社會文化的資產。在台灣還處於戒嚴時期的1971年,礦工之子、也是家電品牌「國際牌」(「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的創辦人洪建全先生,創立了「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致力於提倡教育...
more
TRANSISTORS 轉接器╳當代藝術特展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覽時間:08.13 – 10.23, 2022
洪建全基金會與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共同合作的展覽計畫,集結基金會自2007年透過覓計畫支持贊助的藝術家,包括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李明學、石晉華等,重現過去覓計畫「銅鐘藝術賞」、「問問題計畫」、「認養計畫」的經典作品及為此50 周年特展呈獻之全新創作。
...
more
復刻黑膠唱片《陳達和他的歌》
9月2日經典再現
在絕版45年後,《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於2022年9月2日重新發行限量復刻版本,將「民族音樂瑰寶」陳達及恆春民謠的亙古魅力,跨世代傳遞並推廣至國際。作為洪建全基金會50周年一系列特別活動之一,此次《陳達和他的歌》唱片復刻及重新發行的收入,將用於支持台灣...
more
《書評書目》
數位化典藏與重生
洪建全基金會對教育和文化的支持,既是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也是台灣社會文化的資產。50年來第一個非凡的成就,就是《書評書目》雜誌。
這是全國第一本書評雜誌,孕育了文學批評的誕生。精彩的書評理論,好書介紹,吉光片羽的讀後感,專家評論專書,整理分類的書目……,是當時...
more
洪建全基金會 × 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 國際合作計畫
洪建全基金會與Rijksakademie合作
贊助台灣藝術家赴荷駐村計畫
洪建全基金會自2023年5月起,與全球知名的藝術駐村機構Rijksakademie(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
more
洪建全基金會 × 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 國際合作計畫
洪建全基金會與Rijksakademie合作
贊助台灣藝術家赴荷駐村計畫
洪建全基金會自2023年5月起,與全球知名的藝術駐村機構Rijksakademie(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
more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X 洪建全基金會
2025 問問題計畫「FIX or FLUX?」
——李奧森「Stereoblind」
演出日期|2025 年 5 月 10 日 14:30、19:00
入場方式|自由入場,無設觀眾席
演出時長|約 40 分鐘
地 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廳、一至二樓樓梯、二樓旁平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FIX or FLUX?
我們以為穩固的認知與關係,其實常常建構在不穩定的假設之上,而當這些假設開始鬆動、熟悉的秩序被打亂、原有的定位也變得模糊,個體又該如何在流動的情境中重新尋找自身的位置?
「Stereobli...
more
「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洪建全基金會 X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共同主辦「Taipei Node 節點台北」
展 期|2025.05.09-05.11(貴賓預展 05.08)
地 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長期獲得洪建全基金會支持的藝術家李亦凡,將於 2026 年代表臺灣館參展第 61 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為此,洪建全基金會策畫「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透過其 2020—2023 年的精選影像作品,回顧他如何發展出獨特的創作語言與敘事...
more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洪建全基金會欣然宣佈,今年 4 至 5 月將於臺北密集推出三檔重量級當代藝術計畫,集結影像裝置、動畫錄像與現場演出,匯聚國際與在地資源,在短短 60 天內為城市注入前所未見的創作能量與全球焦點。
首先獲得洪建全基金會與 Rijksakademie 合作之「國...
more
HONG × RIJKSAKADEMIE 國際駐學計畫|「災變論」許哲瑜個展
展期|2025. 04. 18 - 06. 14
開幕|2025. 04. 19 14:00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
本展為 HONG × RIJKSAKADEMIE 國際駐學計畫成果發表。
許哲瑜的創作時以家庭記憶、社會事件與歷史下的生命個體為作品元素,如曾接受手術分離的連體嬰、過世的祖母家屋、「白米炸彈客」的個人回憶與陰謀事件「江南案」犯罪現場重建等,這些在時間中逐漸...
more
致穎作品《鏈結》、《電纜》於德國柏林HKW展出
展期|2025.03.08 – 06.16
地點|柏林世界文化宮(HKW)
洪建全基金會第七屆銅鐘藝術賞得主致穎,現正於HKW(德國柏林世界文化宮)展出作品《鏈結》與《電纜》。本次展覽「MUSAFIRI: OF TRAVELLERS AND GUESTS」由策展人康喆明 (Cosmin Costinaş)策畫,以阿拉伯語「musafi...
more
支持許家維作品《矽晶小夜曲》於森美術館展出
展期 ❘ 2025.02.13 - 2025.6.08
地點 ❘ 森美術館
森美術館的展覽「MACHINE LOVE」,試圖透過「機器」與藝術家們共同創作的作品,以及大型沉浸裝置的空間體驗,構築了一個思考人類與科技關係的平台,激發關於愛、共鳴、興奮、恐懼與不安等複雜情感。在現實與虛擬空間交錯的場域中,邀請觀眾一同想像,在不確定的未來中...
more
雨棚計畫 ❘ 李秀芬 Shiou-fen Li
「Gen 90:我們如何成為廢物」
展期 ❘ 2025. 2. 12 - 2025. 3. 22
地點 ❘ 洪建全基金會(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11:00-18:00(每週日及國定假期休館)
3/8 (六) 14:30-16:00 為大眾身體工作坊,採報名制入場。
社會學家 Zygmunt Bauman 指出,現代所有誕生的設計與商品,其目的只為了消費,而這個消費的意涵,更多成分是浪費,以致一個廢棄社會的誕生。
商品如是,人類社會如是,當人類設計出一個生活秩序時,就會有人被視為廢棄物——乍看若社會上許多 1990 年代出...
more
支持劉玗作品《假使敘述是一場洪水》於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展出
展期 ❘ 2025.01.31-2025.2.16
地點 ❘ 東京都寫真美術館 B1F 展示室
藝術家劉玗作品《假使敘事是一場洪水》於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惠比壽映像祭2025」展出。展覽於上個月閉幕。此次的惠比壽映像祭適逢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成立 30 週年,以「Docs: Images and Records」為展覽主題,從「文件」(document)到「紀...
more
臺灣藝術文化蓬勃發展的幕後推手:
洪建全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談對於文化發展的支持
日文版原文刊載於美術手帖
採訪記者:栖来ひかり
> *隨著臺灣的經濟發展,「洪建全基金會」一直以來,持續地為臺灣的文化和教育提供貢獻。2021 年,在基金會創立 50 週年之際,由洪家的第三代洪裕鈞與他的妻子張淑征接手了基金會的營運。張淑征曾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建築學,並於國際建築事務所累積了實務經驗,在臺灣...
more
打開塵封的黑膠寶庫
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藏 REPLAY 系列講座
2024/12/16、12/23 (一) 13:30 - 15:1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
2025/1/11、1/18 (六) 14:00 - 16:00 @洪建全基金會
1988 年隸屬於洪建全基金會的「洪建全視聽圖書館」結束,標示了台灣自二戰之後私人機構開設視聽圖書館的階段告一段落,也象徵了黑膠唱片時代的終結。洪建全視聽圖書館完成階段性的社會任務,逾萬筆黑膠唱片、卡帶則捐給國立藝術學院(後升格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典藏。...
more
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
藝術與衝突|第三期|現在──開始下潛!
2024/12/08 - 12/29 @台北當代藝術館、洪建全基金會
藝術可能創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嗎?
年輕世代的共同學習和對話,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創見?
新頭腦共學計畫【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2024 以年度主題「藝術與衝突 Art & Conflict」規劃藝術工作坊,邀請專業教育工作者策劃課程,招募國小...
more
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得主李亦凡
獲選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參展代表
今日(2024年11月25日)臺北市立美術館宣布,將代表台灣館之參展「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的藝術家,就是洪建全基金會於今年(2024 年 7 月)頒予第八屆「銅鐘藝術賞」的李亦凡。李亦凡將延續一貫的創作手法,並嘗試以數位創作者的身分,回應當下盛行的A...
more
雨棚計畫 ❘ 太認真 Working Hard
「咖啡奇諾 —— 珍貴的東西是多麼的缺席 Café de Chino – How Dear Things Are Absent」
展期 ❘ 2024. 10. 19 - 2024. 12. 21
咖啡時間 ❘ 展間每周四下午3-5點,自助咖啡,限量提供。
地點 ❘ 洪建全基金會(台北市羅斯福路 2 段 9 號 12 樓)/ 11:00-18:00(每週日及國定假期休館)
開幕暨座談 ❘ 10. 18 (五) 7PM
《咖啡奇諾 —— 珍貴的東西是多麼的缺席》以「身」的脈絡為切入點,探索「缺席的身體/身份」,呈現太認真對於在墨西哥逐漸消逝的中國咖啡館的觀察與想像。
自上世紀以來,由當地華人經營的咖啡館,在1950年代風靡一時,全天候為城裡的工人和學生提供價格實惠的餐點。作...
more
雨棚計畫 ❘ Steph Huang
「Property For Sale 吉屋出售」
展期 ❘ 2024. 9. 14 - 2024. 10. 5
地點 ❘ 洪建全基金會/ 11:00-18:00(每週日及國定假期休館)
開幕導覽 ❘ 9. 14 (六) 2PM
一杯咖啡的消費得以窩在店裡一個午後,一份租約或一紙地契能換取一輩子安身立命。身體占用了地球的面積是有代價的嗎,彷彿得替我們自身的存在添置一方天地。也許這份忐忑僅僅是另一個資本主義的副產品,仍在集氣中的自信心危機,或反應了日益膨脹的人口在狹地上的掙扎?
我們總...
more
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
藝術與衝突|第二期|回家的路上!
2024/12/08 - 12/ @台北當代藝術館、洪建全基金會
藝術可能創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嗎?
年輕世代的共同學習和對話,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創見?
由洪建全基金會主辦的 新頭腦共學計畫【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2024 以年度主題「藝術與衝突 Art & Conflict」規劃藝術工作坊,邀請專業教育工...
more
藝術家李亦凡獲第八屆「銅鐘藝術賞」 觸探AI工具和創作之間的未開之地
憑藉對影像創作的實驗精神與敘事張力的敏銳掌握,2024年度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由藝術家李亦凡獲得,並預計於2025年發表新作。
洪建全基金會將頒予獎金100萬元,肯定他以自製影像技術開創當代影像可能性的創作實踐。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表示:「李亦凡的...
more
洪建全基金會 X 台北當代
委託鄭先喻全新創作《我刷故我在》
展覽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
展覽時間|2024 年5月10日至12日
作為2024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文化夥伴」,洪建全基金會特別委託藝術家鄭先喻(2019年「銅鐘藝術賞」得主)將展間本身化為一個別有用心的誘餌:當潛在藏家們步入這個空間,即會啟動作品機制,展開交易的抉擇。在這個連結藝術家、畫廊、藏家的全球性藝術博覽會中,鄭先...
more
第七屆銅鐘藝術賞
「鬼魂與深藍海:致穎個展」
展覽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展覽時間|2024年3月30日-5月12日
洪建全基金會第七屆「銅鐘藝術賞」展覽於3月29日開幕,3月30日至5月12日對公眾開放。本屆得主致穎於2019年曾獲西班牙哈恩內夫肯基金會與米羅基金會頒發年度LOOP錄像藝術首獎,此次「鬼魂與深藍海:致穎個展」將由洪建全基金會主辦、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more
建築師張淑征 X 紙藝家洪新富跨界合作
《STORY FORMS》發表暨建築紙雕展
展覽地點:洪建全基金會
展覽時間:06.13 – 07.22, 2023
當建築師遇上紙藝師,經由一個想法的力量啟發,將11個建築作品,轉化摺疊入書頁間。
由十一事務所主持建築師、AIA國際建築設計獎首位華人女性建築師得主張淑征與台灣紙藝大師洪新富跨界合作的紙雕書《STORY FORMS》,首創將張淑征與十一事務所的建築作品以立...
more
50周年紀錄片
《造路者 ROAD MAKER》
洪建全基金會50年來對教育和文化的支持,既是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也等同於台灣社會文化的資產。在台灣還處於戒嚴時期的1971年,礦工之子、也是家電品牌「國際牌」(「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的創辦人洪建全先生,創立了「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致力於提倡教育...
more
TRANSISTORS 轉接器╳當代藝術特展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覽時間:08.13 – 10.23, 2022
洪建全基金會與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共同合作的展覽計畫,集結基金會自2007年透過覓計畫支持贊助的藝術家,包括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李明學、石晉華等,重現過去覓計畫「銅鐘藝術賞」、「問問題計畫」、「認養計畫」的經典作品及為此50 周年特展呈獻之全新創作。
...
more
復刻黑膠唱片《陳達和他的歌》
9月2日經典再現
在絕版45年後,《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於2022年9月2日重新發行限量復刻版本,將「民族音樂瑰寶」陳達及恆春民謠的亙古魅力,跨世代傳遞並推廣至國際。作為洪建全基金會50周年一系列特別活動之一,此次《陳達和他的歌》唱片復刻及重新發行的收入,將用於支持台灣...
more
《書評書目》
數位化典藏與重生
洪建全基金會對教育和文化的支持,既是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也是台灣社會文化的資產。50年來第一個非凡的成就,就是《書評書目》雜誌。
這是全國第一本書評雜誌,孕育了文學批評的誕生。精彩的書評理論,好書介紹,吉光片羽的讀後感,專家評論專書,整理分類的書目……,是當時...
more
洪建全基金會 × 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 國際合作計畫
洪建全基金會與Rijksakademie合作
贊助台灣藝術家赴荷駐村計畫
洪建全基金會自2023年5月起,與全球知名的藝術駐村機構Rijksakademie(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
more
臺北市立美術館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X 洪建全基金會
2025 問問題計畫「FIX or FLUX?」
——李奧森「Stereoblind」
演出日期|2025 年 5 月 10 日 14:30、19:00
入場方式|自由入場,無設觀眾席
演出時長|約 40 分鐘
地 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廳、一至二樓樓梯、二樓旁平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FIX or FLUX?
我們以為穩固的認知與關係,其實常常建構在不穩定的假設之上,而當這些假設開始鬆動、熟悉的秩序被打亂、原有的定位也變得模糊,個體又該如何在流動的情境中重新尋找自身的位置?
「Stereobli...
more
「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洪建全基金會 X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共同主辦「Taipei Node 節點台北」
展 期|2025.05.09-05.11(貴賓預展 05.08)
地 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長期獲得洪建全基金會支持的藝術家李亦凡,將於 2026 年代表臺灣館參展第 61 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為此,洪建全基金會策畫「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透過其 2020—2023 年的精選影像作品,回顧他如何發展出獨特的創作語言與敘事...
more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洪建全基金會欣然宣佈,今年 4 至 5 月將於臺北密集推出三檔重量級當代藝術計畫,集結影像裝置、動畫錄像與現場演出,匯聚國際與在地資源,在短短 60 天內為城市注入前所未見的創作能量與全球焦點。
首先獲得洪建全基金會與 Rijksakademie 合作之「國...
more
HONG × RIJKSAKADEMIE 國際駐學計畫|「災變論」許哲瑜個展
展期|2025. 04. 18 - 06. 14
開幕|2025. 04. 19 14:00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
本展為 HONG × RIJKSAKADEMIE 國際駐學計畫成果發表。
許哲瑜的創作時以家庭記憶、社會事件與歷史下的生命個體為作品元素,如曾接受手術分離的連體嬰、過世的祖母家屋、「白米炸彈客」的個人回憶與陰謀事件「江南案」犯罪現場重建等,這些在時間中逐漸...
more
致穎作品《鏈結》、《電纜》於德國柏林HKW展出
展期|2025.03.08 – 06.16
地點|柏林世界文化宮(HKW)
洪建全基金會第七屆銅鐘藝術賞得主致穎,現正於HKW(德國柏林世界文化宮)展出作品《鏈結》與《電纜》。本次展覽「MUSAFIRI: OF TRAVELLERS AND GUESTS」由策展人康喆明 (Cosmin Costinaş)策畫,以阿拉伯語「musafi...
more
支持許家維作品《矽晶小夜曲》於森美術館展出
展期 ❘ 2025.02.13 - 2025.6.08
地點 ❘ 森美術館
森美術館的展覽「MACHINE LOVE」,試圖透過「機器」與藝術家們共同創作的作品,以及大型沉浸裝置的空間體驗,構築了一個思考人類與科技關係的平台,激發關於愛、共鳴、興奮、恐懼與不安等複雜情感。在現實與虛擬空間交錯的場域中,邀請觀眾一同想像,在不確定的未來中...
more
雨棚計畫 ❘ 李秀芬 Shiou-fen Li
「Gen 90:我們如何成為廢物」
展期 ❘ 2025. 2. 12 - 2025. 3. 22
地點 ❘ 洪建全基金會(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 11:00-18:00(每週日及國定假期休館)
3/8 (六) 14:30-16:00 為大眾身體工作坊,採報名制入場。
社會學家 Zygmunt Bauman 指出,現代所有誕生的設計與商品,其目的只為了消費,而這個消費的意涵,更多成分是浪費,以致一個廢棄社會的誕生。
商品如是,人類社會如是,當人類設計出一個生活秩序時,就會有人被視為廢棄物——乍看若社會上許多 1990 年代出...
more
支持劉玗作品《假使敘述是一場洪水》於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展出
展期 ❘ 2025.01.31-2025.2.16
地點 ❘ 東京都寫真美術館 B1F 展示室
藝術家劉玗作品《假使敘事是一場洪水》於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惠比壽映像祭2025」展出。展覽於上個月閉幕。此次的惠比壽映像祭適逢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成立 30 週年,以「Docs: Images and Records」為展覽主題,從「文件」(document)到「紀...
more
臺灣藝術文化蓬勃發展的幕後推手:
洪建全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談對於文化發展的支持
日文版原文刊載於美術手帖
採訪記者:栖来ひかり
> *隨著臺灣的經濟發展,「洪建全基金會」一直以來,持續地為臺灣的文化和教育提供貢獻。2021 年,在基金會創立 50 週年之際,由洪家的第三代洪裕鈞與他的妻子張淑征接手了基金會的營運。張淑征曾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建築學,並於國際建築事務所累積了實務經驗,在臺灣...
more
打開塵封的黑膠寶庫
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藏 REPLAY 系列講座
2024/12/16、12/23 (一) 13:30 - 15:1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
2025/1/11、1/18 (六) 14:00 - 16:00 @洪建全基金會
1988 年隸屬於洪建全基金會的「洪建全視聽圖書館」結束,標示了台灣自二戰之後私人機構開設視聽圖書館的階段告一段落,也象徵了黑膠唱片時代的終結。洪建全視聽圖書館完成階段性的社會任務,逾萬筆黑膠唱片、卡帶則捐給國立藝術學院(後升格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典藏。...
more
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
藝術與衝突|第三期|現在──開始下潛!
2024/12/08 - 12/29 @台北當代藝術館、洪建全基金會
藝術可能創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嗎?
年輕世代的共同學習和對話,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創見?
新頭腦共學計畫【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2024 以年度主題「藝術與衝突 Art & Conflict」規劃藝術工作坊,邀請專業教育工作者策劃課程,招募國小...
more
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得主李亦凡
獲選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參展代表
今日(2024年11月25日)臺北市立美術館宣布,將代表台灣館之參展「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的藝術家,就是洪建全基金會於今年(2024 年 7 月)頒予第八屆「銅鐘藝術賞」的李亦凡。李亦凡將延續一貫的創作手法,並嘗試以數位創作者的身分,回應當下盛行的A...
more
雨棚計畫 ❘ 太認真 Working Hard
「咖啡奇諾 —— 珍貴的東西是多麼的缺席 Café de Chino – How Dear Things Are Absent」
展期 ❘ 2024. 10. 19 - 2024. 12. 21
咖啡時間 ❘ 展間每周四下午3-5點,自助咖啡,限量提供。
地點 ❘ 洪建全基金會(台北市羅斯福路 2 段 9 號 12 樓)/ 11:00-18:00(每週日及國定假期休館)
開幕暨座談 ❘ 10. 18 (五) 7PM
《咖啡奇諾 —— 珍貴的東西是多麼的缺席》以「身」的脈絡為切入點,探索「缺席的身體/身份」,呈現太認真對於在墨西哥逐漸消逝的中國咖啡館的觀察與想像。
自上世紀以來,由當地華人經營的咖啡館,在1950年代風靡一時,全天候為城裡的工人和學生提供價格實惠的餐點。作...
more
雨棚計畫 ❘ Steph Huang
「Property For Sale 吉屋出售」
展期 ❘ 2024. 9. 14 - 2024. 10. 5
地點 ❘ 洪建全基金會/ 11:00-18:00(每週日及國定假期休館)
開幕導覽 ❘ 9. 14 (六) 2PM
一杯咖啡的消費得以窩在店裡一個午後,一份租約或一紙地契能換取一輩子安身立命。身體占用了地球的面積是有代價的嗎,彷彿得替我們自身的存在添置一方天地。也許這份忐忑僅僅是另一個資本主義的副產品,仍在集氣中的自信心危機,或反應了日益膨脹的人口在狹地上的掙扎?
我們總...
more
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
藝術與衝突|第二期|回家的路上!
2024/12/08 - 12/ @台北當代藝術館、洪建全基金會
藝術可能創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嗎?
年輕世代的共同學習和對話,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創見?
由洪建全基金會主辦的 新頭腦共學計畫【Young Art 從藝術認識世界】,2024 以年度主題「藝術與衝突 Art & Conflict」規劃藝術工作坊,邀請專業教育工...
more
藝術家李亦凡獲第八屆「銅鐘藝術賞」 觸探AI工具和創作之間的未開之地
憑藉對影像創作的實驗精神與敘事張力的敏銳掌握,2024年度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由藝術家李亦凡獲得,並預計於2025年發表新作。
洪建全基金會將頒予獎金100萬元,肯定他以自製影像技術開創當代影像可能性的創作實踐。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表示:「李亦凡的...
more
洪建全基金會 X 台北當代
委託鄭先喻全新創作《我刷故我在》
展覽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
展覽時間|2024 年5月10日至12日
作為2024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文化夥伴」,洪建全基金會特別委託藝術家鄭先喻(2019年「銅鐘藝術賞」得主)將展間本身化為一個別有用心的誘餌:當潛在藏家們步入這個空間,即會啟動作品機制,展開交易的抉擇。在這個連結藝術家、畫廊、藏家的全球性藝術博覽會中,鄭先...
more
第七屆銅鐘藝術賞
「鬼魂與深藍海:致穎個展」
展覽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展覽時間|2024年3月30日-5月12日
洪建全基金會第七屆「銅鐘藝術賞」展覽於3月29日開幕,3月30日至5月12日對公眾開放。本屆得主致穎於2019年曾獲西班牙哈恩內夫肯基金會與米羅基金會頒發年度LOOP錄像藝術首獎,此次「鬼魂與深藍海:致穎個展」將由洪建全基金會主辦、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more
建築師張淑征 X 紙藝家洪新富跨界合作
《STORY FORMS》發表暨建築紙雕展
展覽地點:洪建全基金會
展覽時間:06.13 – 07.22, 2023
當建築師遇上紙藝師,經由一個想法的力量啟發,將11個建築作品,轉化摺疊入書頁間。
由十一事務所主持建築師、AIA國際建築設計獎首位華人女性建築師得主張淑征與台灣紙藝大師洪新富跨界合作的紙雕書《STORY FORMS》,首創將張淑征與十一事務所的建築作品以立...
more
50周年紀錄片
《造路者 ROAD MAKER》
洪建全基金會50年來對教育和文化的支持,既是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也等同於台灣社會文化的資產。在台灣還處於戒嚴時期的1971年,礦工之子、也是家電品牌「國際牌」(「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的創辦人洪建全先生,創立了「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致力於提倡教育...
more
TRANSISTORS 轉接器╳當代藝術特展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覽時間:08.13 – 10.23, 2022
洪建全基金會與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共同合作的展覽計畫,集結基金會自2007年透過覓計畫支持贊助的藝術家,包括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李明學、石晉華等,重現過去覓計畫「銅鐘藝術賞」、「問問題計畫」、「認養計畫」的經典作品及為此50 周年特展呈獻之全新創作。
...
more
復刻黑膠唱片《陳達和他的歌》
9月2日經典再現
在絕版45年後,《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於2022年9月2日重新發行限量復刻版本,將「民族音樂瑰寶」陳達及恆春民謠的亙古魅力,跨世代傳遞並推廣至國際。作為洪建全基金會50周年一系列特別活動之一,此次《陳達和他的歌》唱片復刻及重新發行的收入,將用於支持台灣...
more
《書評書目》
數位化典藏與重生
洪建全基金會對教育和文化的支持,既是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也是台灣社會文化的資產。50年來第一個非凡的成就,就是《書評書目》雜誌。
這是全國第一本書評雜誌,孕育了文學批評的誕生。精彩的書評理論,好書介紹,吉光片羽的讀後感,專家評論專書,整理分類的書目……,是當時...
more
洪建全基金會 × 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 國際合作計畫
洪建全基金會與Rijksakademie合作
贊助台灣藝術家赴荷駐村計畫
洪建全基金會自2023年5月起,與全球知名的藝術駐村機構Rijksakademie(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
more
藝術計畫是基金會文化播種與藝術實踐的平台,
構築跨世代多元的文化生態。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
積極探索學習的各種可能與想像,
以人文藝術啟發我們的未來。
洪建全基金會與日本PHP研究所交流,
簡稱素直友會。
提倡獨立自主的精神讀書與學習。